日前犯了小說癮,看了于晴的《是非分不清》
故事的男主角是個相當聰明的「黑」官,
一人之上、萬人之下,善於玩弄人心人性;
而女主角是個正氣凜然、力大無窮的人,
為了拯救萬民而冒充官員...

光是這樣的主角性格,就讓我相當感興趣、非看不可
相當怪異的主角設定、矛盾的情節架構
這都相當甫合我的胃口!

讓我明白,原來...這麼愛看這三個人(席娟、于晴、綠痕)的言情小說
都是有個特點--顛覆!
前兩位作者,常常都是在言論(故事對話)、劇情安排有著一種...
顛覆既有模式、固定情結的寫法。而綠痕是突破言情小說的界線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或許是因為我有這種奇怪的喜好。
因此有些時候對於事情的看法,
我不喜歡一眛的偏向某種角度。
就像大家都在懷疑某個人的心態時,
我不希望大家在他做的每件事情,
都想成是因為他抱有這樣的心態才去做這樣的事情。
這樣就把人心想雜了...
我會在大家提除質疑時,提出不同的想法與思考
這不代表我不懷疑,只是希望能夠看淡這樣的事情
因為當人相當相信著某個意念時,
會隨著信念的深(淺)而減輕(加重)理智力、洞察力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對於逆向的喜愛,我想是天性吧?!
通常對於不同眾人的思想或言論,
接觸到時,都會讓我印象深刻並(幾乎都)接受著...
這類最多的來源,是以往家人的灌輸,反而不是書籍作品
像是:
(爸爸說的)“西方的科學都是以〝統計〞而來的,
而神佛則是有能力看到過去與未來。因此是否更為科學”
(爸爸說的)“人家對你說的話,即使你不認同,也不要與之爭論。
只要靜靜的聽,擷取相信的部份。不認同的放在心底等待日後證明。”
(大哥說的)“有些人喜歡看悲劇,因為他享受那樣悲傷的氣氛;
你是否有你所表現的這麼難過、開心、悲傷?”...等很多一時想不起來

上面的例子,我並沒有相當完整的詮釋他們的意思。
因為年代久遠,對於事情的前因後果及對話的內容,早有些遺忘。
這三個我都相信,也都有所印證。
尤其是最後一個,有很深的感觸...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西瓜田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